時間: 2025-08-10 17:39:28 作者: 媒介星軟文平臺
作者:安徽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類24級本科生
攝影:安徽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類24級本科生
在“健康中國”戰略持續深化、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不斷強化食品安全監管與營養健康引導的關鍵之年,健康政策如何切實轉化為守護百姓“舌尖安全”與“營養健康”的實效,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在此背景下,安徽大學商學院“果敢探索隊”,聚焦“健康政策驅動下果干功能化對消費決策的影響”,于今夏展開了一場深入產業鏈條、直擊消費終端的實踐調研,力求以“果干”這一小切口,洞察政策落地的大圖景。
1.溯源生產:見證“0添加”標準的政策踐行
實踐伊始,團隊走進安徽滋滋果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轟鳴的車間內,金屬探測儀的精準篩查、兩輪人工分揀的嚴謹工序,生動詮釋了企業“打造零添加果干全產業鏈”和響應國家“0添加”健康導向的決心。“國家政策對食品安全和健康標識的要求日益嚴格,這促使我們從源頭把控,確保產品天然純凈。”車間負責人的介紹,讓我們直觀感受到政策壓力如何轉化為生產線上嚴苛的內控標準。更令我們振奮的是,一次跨越重洋的線上對話,使我們得以與智利西梅產區的企業董事長深入交流。我們結合實地觀察,就強化健康標識透明度、深化“0添加”理念傳播等議題,向企業管理層提出了具體建議。董事長對此高度認同:“我們企業的初心就是‘做土地的信使,讓農產品會說話’同學們的建議契合政策導向與企業升級方向,極具參考價值。”此次探訪,為我們后續調研奠定了堅實的認知基礎
圖1 學生調研組在滋滋果企業調研
2.解碼消費:傾聽市場對健康標識的真實回響
帶著工廠的見聞,團隊深入永輝超市、盒馬鮮生等商超終端。通過細致的行為觀察(記錄選購時長、標簽閱讀順序)和競品分析(對比健康宣稱差異),我們力求解析中高端消費者如何在價格敏感與健康訴求間尋找平衡點。此時此刻,我們不再是普通顧客,而是隱形的觀察者:一位阿姨在果干貨架前駐足良久,拿起又放下,反復對比著包裝上的小字;一位年輕白領,目光精準地掃過“低糖”、“高纖維”的標簽,卻對著配料表皺起了眉頭……“我們發現,“健康”宣稱能快速吸引眼球,但消費者,尤其是有特定健康需求的人,更渴望的是清晰、可信的認證標識。”調研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屢遭拒絕是常事。但隊員們越挫越勇,調整心態,以更飽滿的熱情和更溫和的態度與人溝通,通過贈送小零食等方式吸引顧客,提高參與度。這份堅持換來了寶貴的一手資料,清晰展現了“功能化”標簽對消費者購買決策的影響,為企業產品創新提供了方向。角色的轉變也讓隊員們對社會調研的艱辛有了切身體會,綜合素養和社會責任感在實戰中得到多維提升。
圖2 學生調研組在超市進行產品調研
深耕社區:播撒食品安全與健康知識的種子
實踐的第三、四日,團隊扎根蜀山南庭社區與力嘉健身房。在蜀山南庭社區的小廣場樹蔭下,我們擺開了“健康零食小課堂”。 在這里,我們不僅開展問卷調查,更主動承擔起政策與知識傳播者的角色。我們向居民詳細解讀國家強化食品安全監管的最新舉措,并重點科普了“0添加”與“低升糖指數(GI)”食品的核心價值:
1.“0添加”守護安全:通過實物對比,我們闡釋了“0添加”(無額外添加糖、防腐劑、人工色素香精)如何最大限度保留水果天然營養,減少不必要的身體負擔,是響應政策、保障“舌尖安全”的主動選擇。
2.“低GI”賦能健康管理:針對老年及血糖關注人群,我們詳解低GI食品有助于維持血糖平穩的科學原理,著重強調選擇經權威認證的低GI產品的重要性。
3.隊員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國家推進食品安全監管、要求清晰健康標識的政策精神,巧妙地融入與居民們的家常對話中。這種方式讓政策解讀和健康知識變得親切可感,顯著提升了社區老年群體對健康膳食重要性的認知,有效強化了他們的食品安全意識。
問卷結果印證了宣傳效果:18-25歲青年群體是果干消費主力,重視健康屬性與風味;而45歲以上人群在深入了解“0添加”和“低GI”的益處后,對相關產品的興趣得到了顯著提升。
圖3 學生調研組在社區進行調研結束后的合照
圖4 學生調研組在健身房進行訪談
小果干里的大民生
從滋滋果車間金屬探測器的蜂鳴,到超市里消費者對比標簽的專注眼神;從社區樹蔭下老人們關于“低GI”的詢問,到醫院走廊里糖尿病患者對可靠零食的期盼,再到營養師口中西梅制品為小寶寶和術后患者帶來的希望——安徽大學“果敢探索隊”的暑期實踐,像一條溫暖的線,串起了健康中國宏大敘事下的生動細節。我們帶回來的,不只是一份份問卷和數據:我們看到了政策如何轉化為生產線上的嚴格標準;捕捉到消費者對透明、可信健康標識的深切渴望;體驗了將復雜的健康知識送入百姓家的價值;更重要的,團隊敏銳地發掘出市場忽視的角落:慢性病患者對“真低GI”零食的剛性需求,以及西梅制品在守護嬰幼兒腸胃、輔助術后康復中蘊含的“溫柔力量”。
當年輕學子脫下象牙塔的“外衣”,躬身走進真實的生活場景,觸摸到的,是政策脈搏在民間的跳動,是產業升級最接地氣的方向。一顆小小的果干,映射的是國民對“吃得安全、吃得健康”日益增長的需求與期待。而這份來自田野的、帶著汗水和溫度的洞察,或許正為食品產業的明天,點亮了一盞不一樣的燈——一盞關乎信任、健康與人文關懷的燈。
責編:蔡雨婷
董界涵
李依娜
封琪琦
嚴熙悅
趙璐瑤
王鑫玉
掃一掃,添加好友!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站聯系的,請郵件聯系2290/781984@qq.com
全網媒體直線發稿、24小時自助發稿平臺、助您提升營銷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