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24-12-21 15:35:44 作者: 媒介星軟文平臺
近日,“國培計劃(2024)”中西部骨干項目縣級骨干教師及培養對象提升培訓(小學數學一)在寧夏銀川順利收官,為當地小學數學教育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智慧源泉。此次培訓由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主辦,西南大學精心承辦,于10月13日開班,至10月25日圓滿結束,吸引了50位教齡8年以上且參加過市級優質課比賽的小學數學骨干教師踴躍參與。
培訓緊密圍繞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國培計劃課程標準(小學數學)、教師培訓課程指導標準(義務教育數學)以及教師數字素養教育行業標準展開,始終秉持“師德為先、能力為重、實踐導向、分層培訓、教師中心”的基本思路,致力于全方位提升學員的專業素養與教學能力,培育深耕在基礎教育一線的“教育家”“大先生”。本次培訓理念圍繞基礎教育的“新”處展開,著重體現在“新理念 新模式 新生態”三大維度。
新理念:引領教育前沿,深化核心素養
秉持創新理念,培訓課程緊扣時代脈搏,聚焦熱點難點,深度融入數學文化,著力促進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發展。通過對《數學文化促進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發展—基于教師專業發展》等專題的深入學習,學員們深刻領悟到數學文化與核心素養培育的緊密聯系,明確了數學文化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策略,為教學實踐提供了全新視角。例如,在課程中詳細闡述了如何通過數學故事、數學游戲等形式,將數學文化融入日常教學,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與熱愛,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如邏輯思維、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等。
同時,培訓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積極引入數學活動、數學實驗等新型課堂形式,并結合人工智能大模型和VR、AR新技術,全力打造具有創新性與前瞻性的課堂教學模式。這不僅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易于學生理解與掌握,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思維,引領小學數學教育走向時代前沿。
項目首席專家、西南大學原常務副校長宋乃慶教授和陳婷教授作專題講座
。
赴銀川市金鳳區小學參觀AI課堂,加強人工智能、數學實驗等數字化教育培訓
新模式:多元融合,提升綜合能力
培訓采用集中培訓與跟崗實踐交叉的新模式,在此基礎上構建師德修養與專業理念、學科核心知識與教學能力、教學科研能力三個模塊課程,實現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的無縫對接。集中培訓期間,精心安排了系列專題講座,深入淺出地解讀課標精神,詳細講解跨學科教學的策略與方法,為學員們的教學實踐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同時,組織名校訪學、同課異構等跟崗實踐活動,讓學員們走進優質學校,親身感受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在課堂中的實際應用。例如,在名校訪學中,學員們觀摩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教學設計、實施及評價,通過與影子校導師和一線優秀教師的深入交流,學習到實用的教學技巧與課堂管理經驗。
在教學方法上,將個人學習與團隊合作有機結合,以任務驅動、參與式培訓為主。在集體備課、磨課等活動中,學員們分工協作,共同探討教學方案,分享教學經驗,在團隊合作中實現個人能力的全面提升。例如,在同課異構活動中,學員們分組備課,針對同一教學內容設計不同教學方案,在交流與碰撞中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質量。此外,培訓還注重正式學習與非正式交流的互補,通過研修過程中的沙龍活動、即時交流以及自由表達等,學員們分享學習心得和研修經驗,拓寬教學思路,實現共同成長。
學員試講和磨課
專家面對面交流、點對點解惑
新生態:構建成長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
培訓致力于為學員營造全新的生態環境,助力其融入西南大學教育教學研究氛圍,實現可持續發展。一方面,積極搭建公共網絡共享平臺,建立班級QQ群,及時上傳豐富的培訓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文獻資料,以及學員在培訓中的感悟、反思等資料,為學員與專家之間、學員與學員之間搭建起便捷的交流橋梁。另一方面,建立學員成果庫與專家資源庫,收集整理學員作業、培訓設計方案、培訓總結等成果,以及授課專家的講授資源和素材,實現資源的共享與傳承。同時,定期開展主題研討活動,鼓勵學員積極參與,深入思考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激發研究熱情,提升教學研究能力。例如,在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主題研討中,學員們各抒己見,分享教學經驗與困惑,共同探討解決方案,形成了濃厚的學習與研究氛圍。此外,培訓還積極分享全國教學教研活動信息,拓寬學員視野,使其能夠緊跟教育發展動態,融入更廣闊的教育生態環境,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組織學員參與全國教學研討活動
依托社會服務中心網站、公眾號等建立資訊和研學平臺
此次培訓產出3期培訓簡報、一套數字資源(涵蓋培訓課程資源、教學實踐案例等),為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料。學員們在師德修養、教育教學知識、教學能力、教學研究能力以及數字素質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進步,不僅掌握了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方法,還通過豐富的實踐活動提升了教學實踐能力,增強了教學創新意識,必將有力推進寧夏當地小學數學教育事業的發展。
此次國培計劃聚焦于基礎教育領域的“新”處,致力于為小學數學教育事業培育具有“教育家精神”的骨干教師,培養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為基礎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共同書寫教育強國建設的壯麗篇章。
掃一掃,添加好友!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站聯系的,請郵件聯系2290/781984@qq.com
全網媒體直線發稿、24小時自助發稿平臺、助您提升營銷效率!